“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出席并演讲。
徐学明表示,从表象到机理,邮政储蓄银行都是绿色的。他解释说,邮政储蓄银行的LOGO是绿色的,品牌主张是“绿色让生活更美好”,同时邮政储蓄从2007年挂牌成立之后,持续深耕绿色金融领域。
谈及“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的意义”,徐学明表示,ESG理念倡导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也倡导社会公平,其内涵和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是高度契合的。
在其看来,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徐学明称“经济是机体,金融是血脉”,从实现全球金融、全社会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是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投入与支持。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愈加频繁,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百姓的生命财产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前不久,北京的同事和朋友都历历在目,当时京郊西部的洪灾,从这个角度来看引导金融资源强化对环境资源保护,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防范极端恶劣天气,是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他说。
二是可持续金融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徐学明表示,原来在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也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商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里的主力军,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履行国之大者,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的要求,服务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三是可持续金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商业银行,我们可以紧抓政策和市场的机遇,聚焦新方向,新领域、新产业,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徐学明说。
谈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实践,徐学明介绍,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既是商业银行落实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也是紧抓政策与市场机遇,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自身商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是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微企业。16年来始终坚守这个战略定位,致力于给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群体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我们这些年持续推进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我们深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生态金融。2019年以来,先后成立了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中心,三类机构一共搞了25家,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应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平台,率先探索为企业客户提供实时在线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服务,已累计帮助超过3000家客户完成了碳核算”,他介绍说。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徐学明介绍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2019年开始就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绿色办公等指标纳入到总行对总部机关各个部门以及全国36家分行的绩效考核,进而引导分支机构加大绿色资源的配置,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采用0.9的计量系数,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并给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适当减免的支持。像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在FTP上给予15个点的优惠。
三是将ESG纳入风险管理体系。邮政储蓄银行坚持审慎合规是行稳之道、驾驭风险是致远之路的风险理念,制定了《ESG风险管理办法》,将ESG风险纳入授信业务的全流程。“我们连续七年开展ESG及气候风险专项排查,即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截止到今年6月末,我行绿色贷款的不良率仅仅是0.0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四是以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邮政储蓄银行这些年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从2019年以来连续多年对于科技的投入都超过全年营收的3%,百亿级的投资。“我们建成了津京信用监测系统,接入各级环保处罚、温室气体排放等各类数据,对授信客户开展实时风险监测预警,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数字转型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纳入央行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他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下,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引领下,更需要金融机构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好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和朋友圈”,徐学明强调。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