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思瑜
[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摘星脱帽”意味着公司出现积极的变化,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基本面已经出现根本好转,投资者仍需要注意来自于公司自身和市场竞争的风险。投资者在面对“摘星脱帽”的公司时,需要谨慎审慎,认真分析公司基本面,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
上市公司“摘星脱帽”“披星戴帽”情况颇受市场关注,其中存在怎样的风险与机会?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逾40家公司撤销ST或*ST,或者“摘星脱帽”。其中,沪市公司中有8家撤销ST,7家撤销*ST。
当然,今年以来也有部分公司“披星戴帽”,沪市公司中有12家被实施ST,18家被实施*ST,其中部分公司“摘星”后继续“戴帽”。截至11月22日,A股市场共有116家上市公司股票处于“ST”或“*ST”状态。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摘星脱帽”意味着公司出现积极的变化,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基本面已经出现根本好转,投资者仍需要注意来自于公司自身和市场竞争的风险。投资者在面对“摘星脱帽”的公司时,需要谨慎审慎,认真分析公司基本面,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还有116家“披星戴帽”
11月份以来,有3家公司撤销风险警示,其中建元信托(600816.SH)、远程股份(002692.SZ)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日海智能(002313.SZ)同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公司股票同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以日海智能情况来看,该公司股票自11月3日起“摘星脱帽”。该公司因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又因2021年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于同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2年度这两项情形消除,从而实现“摘星脱帽”。
除了上述“脱帽”“摘星脱帽”的情况外,还有些公司则是只“摘星”不“脱帽”,也就是说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中安、ST瑞德、ST交昂、ST吉药、ST同洲等公司便是属于这样的情况。
以ST瑞德为例,该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股票于2022年4月2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到2022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已转正,股票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但因为该公司存在业绩补偿事项尚未完成,且重整后持续经营能力有待进一步恢复的情形。该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15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但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当然,也有些公司尚未“摘星脱帽”,但投资者颇为关注进展情况。比如,*ST华仪因为2021年度财报被出具带有“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表述的审计报告,同时存在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的情况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之后又因2022年度期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股票在今年5月4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对于投资者关心如何确保公司正常经营和不被退市?近期*ST华仪回复投资者称:“公司正积极与控股股东、相关债权人沟通,力争撤销风险警示。如有相关进展,将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ST鹏博今年能否摘帽,也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该公司回应称:“尚未递交相关申请,同时,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每月披露一次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也有多数公司在今年“披星戴帽”。据第一财经了解,上市公司被实施ST的原因主要为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收到法院受理公司重整申请裁定、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被行政处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均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
截至11月22日,A股市场共有116家上市公司股票处于“ST”或“*ST”状态。
“摘星脱帽”并不意味着风险解除
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在目标上的差异,在于前者侧重于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退市的风险,而后者则更注重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的整体风险情况。
田利辉告诉记者,退市风险警示通常关注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如果触及营业收入、净资产、经审计过后的净利润、审计机构的意见等指标红线,公司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退市风险警示的目的在于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避免因公司退市而遭受损失。
“其他风险警示则大多和公司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有关,比如资金占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召开等。这些警示旨在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的潜在风险,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他同时称。
那么,“摘星脱帽”是否意味着上市公司基本面真正转好,还是仍存风险?
在田利辉看来,“摘星脱帽”意味着公司出现积极的变化,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基本面已经出现根本好转,投资者仍需要注意来自于公司自身和市场竞争的风险。
对此,田利辉从两个方面分析称,一方面,部分公司可能通过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方式来修复财务数字,实现“摘星脱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已经恢复了持续经营能力。甚至,个别公司账面修复的方式还有财务造假、违规担保等问题。
另一方面,“摘星脱帽”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已经完全好转,前期导致“披星戴帽”的治理不佳、管理不善和产品不良等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需要观察和分析。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也称,从资本市场的现有案例来看,不少公司的风险叠加,既有退市风险警示,也有其他风险警示,想要安全“拆除”这些叠加的风险并不容易。因此,投资者不仅要关注这些公司“摘星脱帽”时的状态,还要根据这些公司过往的历史状况、现有经营能力、未来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等信息来客观评价企业,关注投资风险。
当然,也有多数公司在今年“披星戴帽”,对此投资者又需注意哪些风险?
田利辉认为,“披星戴帽”的公司往往存在财务困境风险、经营不良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如果公司“披星戴帽”,投资者需要高度重视其财务状况风险、股价下跌风险和强制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