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钙钛矿领域又掀起一波小高潮。
11月30日,钙钛矿企业协鑫光电宣布,在279mm×370mm的面积基础上,其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26.17%。该公司称之为全球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钙钛矿叠层组件。
协鑫光电表示,将力争在1mx2m这一面积上突破26%的效率,并据此进行商业化应用。
对比目前主流的晶硅电池组件,迄今为止有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的全球最高效率纪录,是晶科能源(688223.SH)在本月初创造的N型TOPCon大面积光伏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4.76%。
11月23日,协鑫光电刚刚宣布打破世界纪录,其推出的1mx2m钙钛矿单结组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8.04%,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权威认证并出具正式测试报告。
协鑫光电称,这一成绩标志着其成功跨过18%的转换效率门槛,下一步将致力于新一代钙钛矿叠层组件研发。
另一钙钛矿企业极电光能也在11月27日宣布,经检测机构TV南德测试,其1.2mx0.6m商用尺寸钙钛矿组件全面积效率达到18.2%,对应的最大功率131.07瓦,孔径(AP)面积效率高达19.55%。
极电光能称,无论是全面积效率,还是孔径面积效率,这都是当前商用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的行业最高纪录。
全面积是指根据正面投影或反射所测定的电池总面积;孔径面积是指仅包含太阳电池的所有必要构成部分的区域面积。
极电光能公司表示,商用钙钛矿组件效率突破18%,对于钙钛矿行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意味着钙钛矿组件的商业化更近了一步。根据推算,由于钙钛矿组件温度系数低、弱光发电能力强,若效率达到18%,其实际发电量已经可以比肩传统晶硅组件。
除了在转换效率上的突破,钙钛矿作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和技术,也继续吸引着更多资本入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公司,京东方(000725.SZ)日前启动了钙钛矿光伏项目。11月初,比亚迪(002594.SZ)在调研活动中也表示,将积极布局钙钛矿电池技术。随后,华晟新能源也在C轮融资之时表示,将投入对于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虽然钙钛矿技术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在短时间内颠覆庞大的晶硅体系,但近两年这一新兴技术已赚足了资本眼球。红杉、高瓴、IDG等资本方纷纷下注,腾讯、宁德时代(300750.SZ)等跨界企业接连入局。
在界面新闻此前的钙钛矿话题讨论中,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曾对记者表示,钙钛矿电池和组件的第一大优势在于效率更高,很有可能超越晶硅;第二是成本优势;第三是弱光性能更好、温度系数更低,在同一应用场景下,钙钛矿单位发电量高于晶硅。这三个因素最终将推动其光伏度电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钙钛矿电池作为一种薄膜型产品,外观上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应用场景更为多样化。钙钛矿产业链也更短,生产中的碳足迹更少。
但业内也有观点认为,钙钛矿电池存在稳定性差等缺陷,目前大多企业停留在实验室或中试线阶段,产业化进程仍较为初期。
通威股份(600438.SH)光伏技术中心先进技术部长龙巍对界面新闻表示,钙钛矿单结效率已和晶硅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其他材料形成叠层电池,有望成为唯一效率30%以上、低成本大规模应用的叠层电池路线。
目前,晶硅企业多把研究重点放在钙钛矿叠层电池上;钙钛矿初创企业在单结上具有技术等优势,但这些公司也同时具备叠层产业化的可能。
11月初,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首次超越晶硅单结电池的肖克利-奎伊瑟(S-Q)理论效率极限值,成为目前全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徳日前在彭博新能源财经上海峰会上表示,业内一致认为,晶硅到达极限以后,钙钛矿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钙钛矿确实还存在如衰减等问题,需要科学家去解决,其实际落产还存在各种不确定性。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预测,2023年中国钙钛矿新增产能为0.5 GW,2030年将达161 GW;渗透率方面,预计2023年钙钛矿渗透率为0.2%,2030年达到30%。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