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3年12月14日-15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召开。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出席并演讲。
王洪章在演讲中表示,数字金融改变了为实体服务的方式。
“数字金融在实现银行价值链增长中,可以支持企业供应链融资,可以促进产业链加快发展,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更高。金融数字化嫁接到企业数字化,才能充分展现金融数字化的功能,在这方面银行数字化是个短板。”他说。
王洪章指出,现在企业界都在推广产融一体化模式,或是金融数字化平台,这是今后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方向。
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以及供应链链条上的经济主体信息不充分,导致企业数据的失灵,失信,诚信度不高。第二个问题是产融分离,导致企业与金融之间信息不充分。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基于人工智能,在区块链技术、以聚合平台形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易的全流程,诸环节的数据互联,帮助银行识别企业的欺诈风险,透视信用可信度,瓦解银企双方不对称高墙。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
尊敬的尚主席、若谷、东荣、欧阳卫民行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这是金融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数字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时代选项,今后必须走好的金融之路,每个金融机构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充分的资源,建设好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是时代赋予金融的重要使命,回顾八九十年代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信用卡和ATM机,使金融服务以网络形式造福客户。继而发展到九十年代末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些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信息数据在空间传输成为了可能。
虚拟金融服务说明,不需要物理网点就可以办理转账、划款等某些金融服务。
进入到2011年或2012年,随着金融国际化进展加速,经济实体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大幅度增加,金融行业竞争加速,金融越来越重视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和相融。2012年硬件技术,如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风起云涌,使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软件和服务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流。金融科技在采用层次上,也由简单的汇划、获客功能、以及低层次的画地为牢的系统采用观念跨越到从顶层设计入手,以金融业务价值链为主线,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采用智能技术,使虚拟化高度智能化成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标志。
那么数字金融改变了什么?
一,数字金融是依赖于科技领域里面的数字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这种技术超越领域,行业和个体,成为经济社会中一种革命现象。金融实务领域依托于通信网络、云计算、生物识别、物联网等,将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业态。比如众筹、供应链金融、数字货币、智能风控、高频交易等等,并使亿万客户的融资、交易、支付在同一时间瞬间完成,与数字经济相辅相成。
这些现象说明,数字金融改变的是成本效率和安全性,当然这种改变是有限改变,不是无限泛化。
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务、产品、工具和金融业态,需要瞄准先进科学技术,并实现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二是金融不是孤立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数字金融的采用和发展要与实体经济需求中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这里既不能贬低数字金融技术的应用,又不能过高估计数字金融的作用。
二,数字金融是一种高水平的金融技术服务,它另一个改变的是金融为客户服务方式,金融运作模式,金融风险控制技术。这种改变不代表金融本质发生变化,它仅仅是指技术采用的水平,所以,在数字金融的界定上,无所谓新金融、旧金融或传统金融,只能说,在金融服务中,技术应用水平或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程度。
技术再先进,并不能改变金融的信用本质和金融服务的天然属性,比如以信贷为重点的融资活动,以结算为重点的支付行为,资本保险市场的本质功能,这种金融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有货币或金融需求,就会永远存在,并不会有任何质变。
所以数字金融发展并不取决对技术的运用,而是取决于对金融本质业务的创新与发展程度,也就是中央讲的,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脱离了对实体经济、客户和金融业务的熟悉和创新,数字金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或者,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软件服务,无法得到充分使用,造成技术的浪费。
三,数字金融解决了个性化服务问题。金融经营者在历史上都存在客户个性化服务欠缺问题,对企业、个人客户无法差异化服务,即使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数字金融可以使每一个数据区别了不同客户的信息差别,这种差别又决定了每一个客户对金融在时间、空间、条件和方式上的不同需求,数字金融利用大科技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技术先进科技方法,创新金融产品、商业模式、应用服务和业务流程。为这种个性化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并为个性化服务做出持续安排,它依据客户画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极强的产品和服务,使每一个客户的要求均可以得到了满足。
四,数字金融改变了人工风控的形式,使机控风险成为可能,极大的提高了风险控制效率和风控质量。
数字金融在控制技术应对普遍常规的风险时,如同差异化服务一样,需要对个性化的客户风险给予特殊关注,目前的大数据加上智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过去银行时常为“二八定律”而费解,有了数字金融技术之后,80%的长尾客户因为数字风控技术的采用,使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个人信用、评估更准确地追踪个人信用信息,其个人违约风险总体可控。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即当某类客户群体达到相当规模时,对一些客户的特殊状况和有意违约行为,数字风控可能无法完全顾及到。
所以,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和信任机制的持续性,建立在风控机制中仍然是最主要的,对近千万的中小型信贷企业客户,上几亿级别的个人信贷或透支贷款客户,给予100%信任的风险机控,可能会使我们的风险控制理念走向歧途,也会给目前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带来隐患。网点的功能,客户经理与客户的触达机制,在数字金融发展中仍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五,数字金融改变了为实体服务的方式。数字金融在实现银行价值链增长中,可以支持企业供应链融资,可以促进产业链加快发展,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更高。金融数字化嫁接到企业数字化,才能充分展现金融数字化的功能,在这方面银行数字化是个短板。
现在企业界都在推广产融一体化模式,或是金融数字化平台,这是今后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方向。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以及供应链链条上的经济主体信息不充分,导致企业数据的失灵,失信,诚信度不高。第二个问题是产融分离,导致企业与金融之间信息不充分。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基于人工智能,在区块链技术、以聚合平台形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易的全流程,诸环节的数据互联,帮助银行识别企业的欺诈风险,透视信用可信度,瓦解银企双方不对称高墙。
数字金融可以与企业数字化平台相衔接,实现产融一体化交易平台,将金融的信用评价,风控要求,授信流程与企业供应链上的各经营主体,业务活动,资金动态,技术创新连接成一个互信互动的一体化网络平台,由产业链供应链形成银企之间的信任链、价值链。
在产融一体化当中,需要全面性原则,因为金融技术有能力涵盖生产、流通、科研服务等经济领域,并为产业链条的各类实体提供服务,使产业链更完整,供应链不断链。前瞻性原则,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包括量子技术,正被业界认可,需要大力推广并全面采用,增加链条互信度,为智能时代到来打好基础。兼容性,金融的综合化经营已成为现实,各类功能、工具、产品比较复杂,如何与企业端口对接,需要做大量工作。信任和企业家精神是根本,系统的建设和模型生成是基于历史数据和历史经验,重大事项决策或者一些不确定性的决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替代不了的,数字金融的成功需要银企双方的诚信程度和企业家精神发扬光大。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