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4月1日讯(记者常理)3月31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农业环境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科院在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4月1日讯(记者常理)3月31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农业环境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科院在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这是国内首份农业农村领域低碳发展并持续跟踪研究的报告。
报告显示,为了发展农业农村低碳生产,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和专项行动,其中每年投入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能提高节水灌溉等新技术采纳率,又可以抑制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粮食增产与碳减排协同作用。多年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大豆、马铃薯、甘蔗等单位农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对于未来发展,报告建议,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稳妥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发展;协同推进丰产增效与绿色低碳发展,降低排放强度;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生态价值转化;推进农业农村减污降碳,发挥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