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全球收紧ESG标准防“漂绿” 外资积极布局中国新能源投资

admin 04-21 16
全球收紧ESG标准防“漂绿” 外资积极布局中国新能源投资摘要:   作者: 周艾琳  由于“漂绿”(Green-washing)事件层出不穷,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各地监管机构正在提高ESG监管标准,包括对ESG基金的名称、分类以及更严格的信息披露...

  作者: 周艾琳

全球收紧ESG标准防“漂绿” 外资积极布局中国新能源投资

  由于“漂绿”(Green-washing)事件层出不穷,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各地监管机构正在提高ESG监管标准,包括对ESG基金的名称、分类以及更严格的信息披露。

  对此,第一财经采访了瑞士百达(Pictet)主题投资基金经理杜一。在他看来,更为明确的分类将有助于规范ESG产品。在绿色投资浪潮下,中国企业拥有较大的机会和优势,机构看好环境板块中的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投资机遇。

  ESG产品界定标准趋严

  据彭博社预计,2025年全球ESG资产有望超过53万亿美金,占据管理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绿色投资也成为金融公司产品营销的一大利器。然而为了获得更多收益,产品卖得更好,许多公司趁着绿色投资行业发展初期,ESG审核不严,对销售的产品进行“漂绿”。所谓“漂绿”,是公司夸大或者虚假宣传其产品满足ESG中的标准,诱导客户进行消费或者投资。

  2021年欧盟委员会的行动方案新增的《分类条例》(Taxonomy Regulation)与同年3月10日刚上路的《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剑指漂绿企业、漂绿基金,让金融市场有规可循,通过统一标准去审视ESG的落实程度。

  2023年1月,欧盟《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第二阶段监管标准生效,SFDR将欧盟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主要是基金)按照可持续/ESG的属性分为三类,对应不同的披露要求——第6条(Article 6)为一般产品,即没有在投资中积极考虑可持续因素的金融产品;第8条(Article 8)为促进环境或者社会责任特性的产品;第9条(Article 9)则是以可持续投资为目标的产品。

  近两个月来,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如东方汇理(Amundi)、贝莱德(BlackRock)、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景顺(Invesco)等陆续宣布下调ESG基金评级,从最高的标准“第9条”下调至“第8条”。事实上,不乏资管机构目前更青睐“第8条”产品,不那么严苛的要求似乎可以给基金更多的投资自由权,例如不必剔除传统能源等公司。

  杜一对记者表示,瑞士百达的环境主题基金受到的影响有限,近期仅有4只基金从“第9条”下调至“第8条”。“我认为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而言,把ESG因素纳入到投资管理之中,本身就是一件正确的事情。ESG表现和公司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

  当然,更严格的披露标准对于资管机构而言也意味着不得不付出额外成本。为了便于理解,许多研究和媒体报道将“第8条”产品称为“浅绿”基金,将“第9条”产品称为“深绿”基金,而SFDR目前面临的困境恰好可以总结成“深绿太深,浅绿太浅”。英国《金融时报》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直指SFDR极其“不稳定”,导致各个资产管理机构面临较大挑战。

  一方面,欧盟内部对于可持续投资定义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另一方面,目前企业披露率仍不到位。

  不过,在杜一看来,参考过去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ESG作为一套新的准则,可能需要的发展时间更长,需要更大的耐心,甚至需要未来几十年去不断完善。

  看好中国绿色投资主题

  作为绿色主题或环境主题基金的管理人,杜一认为,在目前全球绿色金融定义趋严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提供了众多机会。

  在他看来,五大领域都是国际机构关注的焦点——清洁能源(发电、储能、智能电网),绿色交通(智能出行、电池技术、公共交通),工业减碳(工厂自动化、制造业能效、使能技术), 能源效益 (楼宇能效、软件方案、可持续农林业),环境保护(污染防控、供水技术、废物管理和回收)。

  之所以看好环境投资主题,也是因为该主题具有长期增长驱动力——“双碳”目标下,中国出台各项环境政策和措施,持续推进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就规模层面而言,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制造产业链和众多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和出口商;技术层面上,中国拥有许多领先的环境解决方案和技术,加上研发投入的迅速增长和巨大的人才储备,在保持创新和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

  杜一对记者表示,头部的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和电池厂商仍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近期锂价在5个月内暴跌超六成,预计未来锂价将继续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这有利于整体产业链。此外,在电池厂商陆续出海后,电动车出海目前也已经有颇为成功的例子,机构亦将持续关注并择机布局行业龙头。

  在光伏、风电领域,杜一提及,随着上游多晶硅价格不断下降,组件价格保持稳定,硅片价格下跌,整体利好下游,今年整体光伏装机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3月中国出口增速达14.8%,大幅好于市场预期的-5.1%。尽管欧洲迎来了罕见的暖冬,但在能源转型、能源独立的背景下,欧洲对于光伏产品的进口需求预计仍将维持高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