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亚布力论坛第九届创新年会6月17日-1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开放 创新 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晗,发表了开幕演讲。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作为一家民营的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数字经济运营园区,这几年能够在山西取得相对较快的发展。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这句话在这几年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2020年4月份的一份中央政策文件中,数据列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四大传统要素并列。在这之后,数据要素成为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提法。”贺晗说。
作为生产要素,既要参与生产,也要参与分配,而对于数据要素是如何参与生产,又如何参与分配的?贺晗举例子进行了解读。
“比如消费品企业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推广销售时需要在平台上找到对它的产品感兴趣的用户群体,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用户群体的画像信息就是参与生产的数据要素,而这些数据要素主要掌握在电商平台手里,按贡献绝对报酬,消费品企业或者商家向电商平台支付的这些投流买量的费用实际上是在支付数据要素的费用,实际上是在承担数据要素的成本。”贺晗说。
贺晗表示,再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相对标准化的模型库、代码库等进行二次开发和重复利用,来实现工业应用的低代码快速开发运维和部署,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库就是数据要素,这些数据要素掌握在各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手里,既参与生产,也参与了分配。
“从区域发展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中,除了资源要素,应该说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在其它要素方面不太占优势,所以很多时候要靠资源要素的价格优势来招商引资,比如便宜的土地价格、便宜的工业电价等等。对于数据要素来讲,这种比较优势对于产业招商有没有作用?如果有作用的话,怎么来构建这种优势?这是在2020年数据要素的中央政策文件出台以后,我们在策划、设立数据要素驱动的产业园区时思考的两个问题。”贺晗说。
贺晗表示,山西数量流量生态园2020年在山西综改示范区投资落地,2022年正式投入运营,是第一家数字经济园区,经过近三年时间的摸索,现在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很有作用,而且作用会很快速,会更显著。
“因为数据可以以高流动性跨越物理边界,这是其它生产要素不具备的。正是因为这一特性,让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用来自东部的数据要素来进行生产作业成为了可能。第二,土地、电力这些要素的价格优势主要靠行政手段,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的时候,而不同于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价格优势、比较优势的构建要靠市场化的手段。”贺晗说。
贺晗表示,东部地区的数据要素开始沿着产业链源源不断地向山西跨区域集聚,带动对这些数据要素有需求的来自京津冀,来自长三角、大湾区的数字经济企业不断地在山西落地形成集群。
截至目前,园区的数据要素流通规模突破30亿元,带动入园企业的数量达到530余家,其有上市公司10家,独角兽企业两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入园企业的总体营收突破160亿元,纳税规模5.8亿元,应城了包括数字电商、数字能源、数字农业等在内的16大数字应用场景。
“与传统的产业园区相比,数据要素驱动是一个模式上的创新,起步阶段确实比较难,随着数据的沉淀开始有了集聚效应,数据要素的聚集还会吸引其它生产要素过来。一是对人才要素的吸引,二是对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吸引。”贺晗说。
贺晗表示,在消费互联网方面,通过低成本的数字流量的供应吸引大批量的电商过来,让本地的产品卖出去,不断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前端的种植基地、保鲜仓储、冷链物流等。
“另外,在山西有着丰富应用场景的领域,聚集着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统一的开发框架和中间件的组合,在解决了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系统多、感知少、预判难不好管的问题,也带动了能源装备、传感设备、物流装备的落地和发展。”贺晗说。
贺晗指出,今年以来来自政策面的推动,核心技术面的突破,让数据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是数据20条的出台,围绕构建多层次数据的要素交易市场,提供了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二是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背后的算法、算力成为了新的科技革命的焦点。
“在中国学术界、产业界围绕着如何提高公共数据的开放水平,如何提高产业数据的共享水平,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开元数据体系等等展开了持续的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几年由园区通过市场化手段集聚的目前还在加速增长的来自各领域的已经跑起来、活起来的数据要素资源,为我们面向多领域的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创造了无限可能,可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要素正在成为数据金矿。”贺晗说。
贺晗表示,由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经济是一种包容的经济形态,东中西部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太受传统地理、资源、产业等因素的限制,而是更多依赖于开放和创新。东中西部各有各的优势和潜力,也各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