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艾琳
随着8月经济数据有所改善,过去一周以来,几家外资机构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评级,刺激政策的推出及对政策的进一步预期则是关键。
近日,摩根大通和澳新银行(ANZ)上调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两家机构分别将GDP预测上调了20个基点(BP),分别为5%和5.1%。
就股市而言,房地产和上游行业的萎靡拖累了整体盈利增速,但估值较低几乎是多数机构的共识。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对记者表示,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之间的分化可能由情绪低迷所致,需要时间才能扭转。但分析显示,基于某些指标,市场可能已经触底。
高盛近期则发布了题为“区间内的交易机遇” 报告,认为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逐步趋向此前预测的MSCI中国指数67点位(潜在回报率10%)。
部分外资9月上调中国经济预测
数据显示,继7月走弱后,中国8月大多数经济活动均有所改善。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生产和出口强于市场预期。8月,房地产活动同比跌幅小幅收窄,经季节调整后的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水平走弱幅度较小。社零同比增速加快至4.6%,主要由商品销售好转推动,同时,年初至今服务业消费稳健增长19.4%。
“虽然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但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温和改善,带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上升;内需和出口改善共同推动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4.5%;8月CPI同比增速转为0.1%的正增长,预计年内还将温和回升。8月信贷增速超预期小幅上行,未来有望继续温和反弹。”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对记者表示。
在这一背景下,近期,摩根大通和澳新银行上调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摩根大通表示,零售销售的明显复苏和服务活动的增长是最大的惊喜。
房地产行业投资的下降可能会削弱一系列支持举措的效果,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贡献近三成,其中房地产投资则又占近三成,但部分外资机构认为,这意味着刺激力度可能还会加大。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自8月中旬以来宣布的增长稳定政策是渐进而广泛的,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传导到实际经济中。“谨慎一点来看,尽管住房市场的需求侧放松是一个受欢迎的举措,但房地产投资可能仍然疲软。”他表示,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新增的财政和房地产政策放松,例如支持特定产品消费的补贴、放松购房限制、在一二线城市取消销售限制和价格控制等。
高盛保持了其第三季度的GDP增长预测不变,为4.9%,并表示中国经济仍在增长挑战和不断增加的政策支持之间拉锯。
股市存在区间交易机会
相比经济,市场更大的共识在于中国股市的估值较低,存在区间交易的机会。
《华尔街日报》资深投资专栏作家James Mackintosh近期写道,MSCI中国指数12个月动态市盈率(PE)仅为10.8倍(目前已低于10倍),约为标普500指数和MSCI美国指数20倍估值的一半。
“根据2003年以来的MSCI数据,美国与中国估值之间的差距只在2020年和2021年的短暂时期里如此大,问题不仅在于中国股市便宜。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如果美元开始走弱,中国应该会受益。除此之外,美元走弱将有助于中国维稳人民币,这正是中国一直在努力做的。”他写道。
近期,有多家国际投行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例如,高盛方面表示,受到五大因素推动,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包括宽松政策提速;周期性改善(数据已表现出增长企稳迹象。库存周期变化、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以及全球制造业周期触底反弹,是高盛经济学家对2023年下半年的增长预测高于市场预期的几个关键因素);市场技术面向好(在2008、2014、2020年三轮由房地产主导的宽松时期,市场回升了10%~20%。此外,季节性因素似乎也有利于股市表现,过去十年第四季度平均回报率为4%,而一至三季度平均回报率仅为-1%);低估值(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和11倍,较五年均值分别低18%和11%,与发达市场和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相比,分别低40%和30%,均处于历史区间低位);低仓位(海外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持仓均处于低位,北向资金近期流出规模达到自2014年陆港通成立以来最大水平)。
瑞银则表示,在当前中国股市疲软的情况下,有理由更加乐观。“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包括房地产行业政策放宽、下调股票交易印花税,我们认为这超出了投资者预期,近期我们看到部分宏观数据触底。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有所缓和,政府官员之间沟通频率增加。但股价依然疲软,我们认为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之间的分化可能由情绪低迷所致,需要时间才能扭转。不过,我们的分析显示,基于某些指标,市场可能已经触底。”王宗豪告诉记者。
他认为,历史上这些迹象表明股市可能已触底,包括A股月度外资大量流出(8月北向资金的外流创纪录),过去在如此大规模的月度流出后的3个月内,A股平均回报率为8%;人民币汇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处于极端水平;A股交易量较低,H股卖空交易量较高;此外,制造业PMI、信贷脉冲等经济基本面呈改善趋势。从历史上看,这些因素与股市表现之间存在合理的相关性。
“虽然MSCI中国9.7倍的12个月动态PE仍高于8.2倍的绝对底部,但这些底部通常由无序抛售所致,因此在无任何强制卖出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估值底部更接近9.0倍,仅比当前估值低7%。”王宗豪称。
就盈利而言,机构认为总体盈利掩盖了部分实际趋势。虽然二季度盈利同比下降6%且低于预期,但大部分降幅来自房地产行业减值和上游行业盈利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剔除房地产行业,下游行业盈利同比增长15%,系因毛利率回升,消费品公司盈利同比增长14%,汽车、医疗保健和防御性行业(如公用事业和电信)也出现向好趋势。由于成本下降,互联网公司(占指数的40%)增长逾70%。
瑞银对市场底部期间历史阶段的分析显示,之后表现最好的行业包括互联网(电商)和各种消费子行业,如餐饮、休闲和啤酒,而其最不看好的行业仍是航空、银行、材料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