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关于哈啰涉足金融业务的相关风险分析及建议

admin 09-25 1
关于哈啰涉足金融业务的相关风险分析及建议摘要:   来源:网智天元金融声誉研究中心 付明慧  如今,哈啰已经不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的共享单车、顺风车和打车服务平台。它的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信贷、车抵贷、保险、信用卡等金融领域。当打开...

  来源:网智天元金融声誉研究中心 付明慧

关于哈啰涉足金融业务的相关风险分析及建议

  如今,哈啰已经不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的共享单车、顺风车和打车服务平台。它的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信贷、车抵贷、保险、信用卡等金融领域。当打开手机上的哈啰App,这些金融服务选项会直接显示在顶部菜单栏上。如果不注意App的名称,可能很难分辨这到底是美团、京东、淘宝还是拼多多等其他电商平台。实际上,这就是现在的哈啰App。在哈啰App的底部菜单中,除了常见的“首页”和“我的”两个选项外,哈啰还特意设置了“钱包”这个重要的选项,用户可以在这里轻松进行借款、购买保险、申请车抵贷、房屋抵贷等各种金融服务。有人戏称这是“共享出行的尽头,也是金融借贷的起点。”

  一、哈啰现有金融业务分析

  (一)哈啰旗下的金融借贷服务

  哈啰旗下的金融借贷服务品牌名为“臻有钱”,宣传其提供高额度、低利率、快速放款的服务,与近30家金融机构合作,包括百信银行、中银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亿联银行、度小满等。哈啰曾尝试获取网络小贷牌照,但未成功,因此臻有钱实质上变成了哈啰旗下的贷款超市。此外,用户在借款过程中需签署多份授权协议,授权多家金融机构,存在一键同意过度授权个人信息的情况,这些信息包含姓名、学历、月薪、详细居住地、身份证、刷脸认证等。同时用户还会被推销各种贷款App,个人信息也可能被哈啰导流给其他贷款机构,导致用户接到贷款推销电话。据报道,有相当一部分骚扰电话是从哈啰平台旗下的金融业务部门呼出,且由人工智能客服自动拨打,默认面向全部哈啰用户,如果需要停止接收推销电话,必须通过人工客服进行拦截。除了年利率紧贴上限,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诱导下载,推销电话骚扰不断外,哈啰还被指责存在恶意催收、导流无牌照小贷产品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对哈啰金融借贷服务的关注和担忧。

  (二)哈啰所谓的“保险服务”

  新兴势力入局保险行业如今已经成为常态。保险行业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能拔高公司市场估值的特殊属性,是新兴势力纷纷抢夺保险行业“阵地”的重要因素。共享出行平台作为入局保险赛道新兴势力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也是动作频频,引人关注。包括像滴滴、美团旗下的美团打车、哈啰等头部出行平台都已经先后在保险领域取得牌照。2022年6月9日,四川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全部退出,新增全资股东为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而后者正是共享出行平台哈啰的关联公司。

  但是据记者调查,后续上海钧丰网络退出投资,目前亿安保险经纪的股东中没有了上海钧丰网络的身影。记者通过多方求证,目前的亿安保险经纪与哈啰并无关联,以及通过公开信息并未查询到哈啰有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兼业代理牌照,其保险销售资质存疑。而哈啰如果没有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兼业代理牌照,即没有保险销售资质,其也并没有收取保费的资格。《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规定,非保险机构不得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商业行为:代办投保手续;代收保费等。

  二、相关风险分析

  (一)行业监管日趋严格,“擦边行为”或存在违法风险

  近日,《北京商报》报道,有用户投诉称在哈啰App购买的“优享险”并非他们所期望的保险,而仅仅是一项服务。此外,一些用户质疑哈啰作为第三方平台,为何默认成为他们的投保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哈啰并没有获得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兼业代理等相关牌照。尽管如此,哈啰在实际操作中扮演了保险经纪人或保险中介的角色。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可能涉及违反监管规定的风险,违反了“实质大于形式”的司法原则。这一情况凸显了哈啰在保险领域的“擦边行为”,即可能存在违法风险,尤其是在监管日益趋严的环境下。

  (二)哈啰金融业务潜在的数据隐私风险与安全问题

  在哈啰扩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学历、月薪、详细居住地、身份证、刷脸认证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或不当使用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数据隐私风险,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和警惕。哈啰可能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鉴于金融业务涉及大量交易数据和个人身份信息,黑客可能会试图入侵系统以获取这些敏感数据。一旦用户数据泄露,不仅会损害用户的隐私,还可能导致身份盗用、欺诈活动等严重后果。其次,合规性和法规方面的问题也是潜在风险之一。哈啰在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数据时如果存在合规漏洞,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巨额罚款。另外,哈啰不适当使用用户数据进行推销活动或将数据分享给第三方,将引发用户的不满和隐私权诉求,导致法律诉讼和声誉问题。

  (三)消费者被“软强制”购买保险,保险行业信誉下降

  一些消费者在使用哈啰App时,被吸引进入免费领取保险的界面,填写个人信息后,通常会看到一个恭喜获得高额保障的提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被推荐购买其他保险产品,宣传中标明的是各种高额保障和低保费。用户可能被引导选择“升级保障”,但在操作过程中难以注意到隐藏在细小字体中的保费信息。实际上,用户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多份保险,而后续的费用可能比最初看到的要高得多。这种情况类似于被业内称为“魔方业务”的一种销售方式,其中一些机构通过免费赠险或低价保险来吸引客户,然后引导他们购买更昂贵的保险产品。这种销售方式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声誉。消费者可能会感到被欺骗和被“软强制”购买保险,一旦消费者发现真相,很有可能对保险公司失去信任,对保险监管失望,造成整个保险行业的负面形象。

  (四)哈啰金融业务多与保险和贷款挂钩,行业公司同样存在关联风险

  哈啰金融业务的扩展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关联存在一定风险,哈啰作为一家共享出行平台扩展到金融领域,与多家银行间接或直接合作,提供贷款和信用卡等服务。如果哈啰的用户出现大规模的违约情况,银行可能会面临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其次,哈啰在金融领域的扩展若存在合规问题,合作的金融机构可能会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和处罚,对声誉和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哈啰金融业务的不透明销售方式或用户投诉引发公众关注,合作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同样会受到关联风险,用户会认为与哈啰的合作是支持了这种不透明或潜在欺骗性的销售方式。

  三、相关建议

  (一)针对哈啰共享平台:

  哈啰需要在金融业务方面确保合规性和法规遵守,包括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要确保这些机构具备合法的金融资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合规风险,并积极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和审核,以确保业务运营符合法规标准,避免可能的处罚和声誉损害。此外,哈啰应采用透明的销售方式,向用户明确展示各项费用和保险产品的内容,避免采用具有误导性的“软强制”购买方式,以确保用户清晰了解所购买的产品。在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方面,应并建立严格的数据使用和共享政策,确保用户数据不会被不当使用或泄露给第三方,以遵守相关数据隐私法规。最后,对于金融借贷服务如臻有钱,哈啰应确保用户明确了解合作机构和借款协议的细节,避免过度授权个人信息,提高透明度,减少用户被推销其他贷款产品的情况。

  (二)针对相关金融机构:

  一是严格风险管理和合规审查。相关金融机构在与哈啰等共享出行平台合作时,需定期审查合作伙伴的合规性,确保他们在提供金融服务时符合相关法规,监察提示哈啰等平台不从事违法金融活动,降低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二是加强声誉管理,应定期评估与哈啰等共享出行平台的合作对其声誉的影响。如果发现潜在声誉风险,应及时沟通采取措施规避负面影响,或设置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情况。此外,金融机构应提供透明的金融产品信息,并用于可能的咨询沟通场景,确保用户能够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和费用结构,避免不当销售行为。三是重视数据隐私合规和安全保障,确保用户数据在与哈啰等平台的合作中得到妥善保护,遵守数据隐私法规,不滥用或未经授权共享用户数据,以维护用户信任和合规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