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时隔4个月的焦急等待后,上海高端豪宅云锦东方云筑的认购人终于等来了重启摇号开盘的短信通知。
短信上称,项目摇号入围分数为118.32分,创下了上海新房摇号计分细则发布以来的历史最高入围分数。
118.32分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
每一位入围的认购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上海户籍+已婚+无房+过去5年内没有购房记录的条件,并且从2003年1月至今在上海缴纳社保243个月。
当然,2000万的购房资金门槛更不必言多。
即便如此,亦是趋之若鹜!
如果我们将之放在楼市一片凋零的当下,那就更显突兀了。
而让这些认购人疯狂的,其实都源于一个政策:
限价!限价!限价!
官方给云锦东方云筑的备案均价是16.4907万元/平米,而周边次新二手房的市场价格则多在20万元/平米以上。
换句话说,抢到一套云锦东方云筑的房子,就可以纯赚个大几百万到两千万。
于是乎,云锦东方云筑在今年5月开启认购时就成了高端玩家的套利游戏。
不过,这些高端玩家的套路却有些上不了台面,比如“结婚黄牛”、“资金黄牛”以及“代持黄牛”等。
更有甚者,在认购现场就敢明目张胆的喊出:
“我有5个满分号埋伏在这里,随时结婚,随时认筹。”
如此闹剧,闹的全网沸沸扬扬,并被官方叫停了此次开盘。
缘起
说起限价,是个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词语。
1997年12月发布的《价格法》规定,在5种情况下,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
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价格法》颁布之出,与楼市本来没啥关系。
楼市自98年启动房改以后,房价一直遵循着市场规律,在长期供需矛盾难以调和的背景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势头。
于是乎,把楼市当做投资市场的炒房客登场了。
他们的大量加入让楼市繁荣的背后,也增添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他们囤房炒房的行为激起了民愤。
为了平抑房价和消除民愤,2010年开始,楼市进入国家调控阶段。有关部委依据《价格法》,制定出对房价进行直接行政调控的管理办法。
该办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当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省级物价部门有权直接出手限制商品房销售价格,如直接限制利润水平、直接限定销售价格等。
由此,官方干预房价的时代开始了。
限涨令
起初,地方政府对于限价还比较克制,对于那些认定为定价过高的楼盘,采取约谈、劝诫等方式加强指导和审核。
很快,地方政府就从克制变成了强制。
一些城市直接发布“限涨令”,比如会规定楼盘在半年之内预售价格上调不能超过5%,楼盘一年之内预售价格上调不能超过10%。
地方政府出台“限涨令”初衷当然是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但用行政手段人为压制房价的行为却有些掩耳盗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越来越严重。
于是乎,在利益的驱使下,茶水费、内部转卖、离婚买房、摇号造假等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
地方政府为了制止这些楼市乱象,又不得不搞起了新房摇号制度。
新房摇号制度制止了楼市乱象,却挡不住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场楼市“打新”游戏。
在深圳、上海、南京、杭州等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所谓的“万人摇”,即超过1万组客户共同抢购某个项目。
据统计,在打新氛围最为浓厚的杭州,“万人摇”先后上演了32次,认购人摇号中签的概率甚至只有百分之一、二。
很显然,这些城市的楼市疯狂本质上是“限涨令”带来的。
限跌令
一二线城市为房价过快上涨而发布“限涨令”,而在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则为了稳住当地房价的纷纷发布了“限跌令”。
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就要求新房的网签销售价格不能比备案价格低15%。换句话说,房企想降价卖房也不能自主。
在很多三四线城市,楼市的供求关系已经逆转,新房销售困难,解决销售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率先降价,大幅度的降价才能回笼资金。
但是,房企大降价极容易造成当地楼市踩踏式的下跌,进而不利于当地的土地出让和财政收入。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销量事小,降价事大,两相权衡,就发布了“限跌令”,维持住楼市的表面繁荣。
其实,无论是新房备案价、指导价,亦或是“限涨令”、“限跌令”,都是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新房价格,出台的初衷都可以说是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都起到过相应的积极效应。
但无法忽视的是,过多的价格干预不仅仅是让市场价格扭曲,更让楼市丧失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有房企高管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限价等于给富人买房打折,而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又等于限制开发商通过销售回笼资金,增加了房企爆雷的风险。一句话概括就是,限价既阻碍了资源在市场中自由配置和流动,又让市场失去了调节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
时候到了
回到当前楼市,或许真的到了该取消“限价”的时候了。
在一二线城市,取消限价,其实就是在释放楼市的赚钱效应,对于恢复房企和购房者的市场信心都有着很大的提振作用。
在三四线城市,取消限价,其实就是帮爆雷的房企解套,房企的自主降价行为也会刺激刚需购房者尽快入市,活跃楼市。
至于很多人担忧放开限价,会导致楼市的大涨或者大跌,其实都是在低估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过分迷信调控的力量。
当下的楼市,已经证明了调控的后果。
既然已经如此,何不干脆放开了,让房企拥有自主定价权,让楼市回归到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