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李义奇专栏|论语白话序:找到隐藏在内心的那个孔子

admin 10-08 2
李义奇专栏|论语白话序:找到隐藏在内心的那个孔子摘要: 来源:蒙格斯报告计划中的“论语白话”,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初稿已经完成。这是我自己写的一个序言。《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谈话的记录,主要是孔子的语录。...

来源:蒙格斯报告

李义奇专栏|论语白话序:找到隐藏在内心的那个孔子

计划中的“论语白话”,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初稿已经完成。这是我自己写的一个序言。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谈话的记录,主要是孔子的语录。

依《汉书•艺文志》,“论语”两个字的含义,“语”为孔子之语,“论”为门人相与辑而论纂,《论语》即孔子门人靠回忆汇编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目的是方便后来者学习。语是当时的一种文体,以往瞽矇传诵的历史,即依靠盲人乐师说唱传诵历史,到春秋末期,经笔录后成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专门记录君子们的嘉言善语。孔子的门人弟子以“语”的形式记载孔子的语言,也是当时的普遍做法。《论语》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不可限量。孔子生前,他亲自教导过的人有限(传说中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但是,经由《论语》,孔子之后,受过孔子教导的人,数以亿万计。

如果不经意地翻阅《论语》,发现《论语》只是一些零碎的、简约的谈话记录。说实话,孔子师徒们当时并没有经由《论语》构建儒家意识形态、逻辑框架的理论自觉,甚至孔子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地避开抽象性的、观念性的、逻辑性的推理和描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根本就没有有意识地要构建什么、也没有要揭示什么。就连后世人们推崇备至的“仁”、人们认为体现儒家核心价值的“仁”,在《论语》中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关于“仁”,孔子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弟子的提问,却有着不同的回答,使粗心的读者丈二和尚一下子摸不着头脑。我们是否可以说,孔子并不关心“仁”有一个什么样的明确定义或者说标准,他关心的只是“仁”的实践价值,或者说他关心的只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他的弟子实现“仁”的方式和途径。或许孔子认为,因材施教,具体的身教比普适性的言教更能使学生们找到他们实现自我的途径。是否可以断言,孔子是实践导向的,孔子试图通过引导弟子们的具体实践以达到他所倡导的“仁”的境界。

作为一个传道者,孔子甚至对语言抱有一种天然的抵触。他认为语言会远离真实(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自己不好多言,讨厌巧言,对语言的要求仅仅是辞达而已。孔子提倡弟子们讷于言、慎于言,自觉抵制语言的诱惑。这无疑为我们理解孔子的学说、主张设置了重重障碍。因为我们已经无法置身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师生谈话时的环境之中,我们只能通过《论语》记载的、孔子刻意压制的语言来揣摩孔子想要表达的大义,我们只能面对仅存的几句话、有时甚至是孤零零的一句话,不断地反省体悟,以求对孔子博大精深思想的理解。

尽管如此,透过《论语》,孔子对当时社会、对人生深切的挂念和忧虑,以及由此展开的孔子崇高的人格魅力,还能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孔子身上弥漫出来的一种充满悲悯之意的淑世情怀。使同样作为人类的我们,自反自觉,由衷地敬佩当时的孔子。伏尔泰说,“孔子没有发明一套道德体系,而是在所有人的心里找到了它。”也许,读《论语》,我们可以借用的工具就是我们心中潜藏的那个孔子、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所以我认为,读《论语》,需要一颗纯粹的心:切忌联想太多、太复杂。当然,越简单越难把握。况且,儒家学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很多孔子之后的主张和内容(不论良莠)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的行为举止之中,想要剥掉这些,去读二千五百年前的《论语》,再去理解孔子师徒当年的语言奥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每一句话、特别是每一句认真的话,都不是孤零零的存在,都会有它的前因和后果。因此,《论语》的意义还能从文本之外、语言之外追寻。我们需要穿越两千五百余年,回到孔子讲话时的内心,了解孔子言说时的关切和忧虑,从中读出孔子的微言大义。或许,我们可以庆幸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和怎么想的,尤其生动的是,孔子对于具体问题的那些回答。这本当时编辑的极为出色的《论语》,记录着在具体场景中栩栩如生的、而不是抽象普遍中的孔子,使相隔两千五百余年的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论语》倾听到孔子的心声,感受到孔子的存在和他令人震撼的人格力量,为他的百折不挠、为他在艰难险阻前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为他那广阔的胸怀和深刻的使命感所吸引。我想,这大概也是我试图通过白话形式解读《论语》的勇气来源吧。

孔子的本质是至大至刚的,但孔子的外表却是圆润、温柔、敦厚的。孔子的人格魅力,就是他那刚强、热烈、勤奋、积极的性格。孔子超乎常人的生命力,以及他那终生积极进取又不计较成败得失的伟大雄浑气魄,自孔子至今,世上从来没有第二个!

如果能够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论语》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小时候家长老师的教诲、长大后沉淀下来的生活经验,我们内心判别是非的标准,以及我们不知不觉中人生价值的选择,其实都埋藏在《论语》里面。也难怪,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呀!

读着读着,突然明白了,孔子的仁,是一个人面对自己时,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人时的自觉自反,以及由此带来的强烈的使命感。直接说,孔子的仁,指的就是人。在孔子的心目中,做人的标准、人之为人的要求、抽象的人就是仁;具体的人、像样的人,就是孔子口头讲的君子。君子是具体的,仁是抽象的,两者共同指向人之为人的觉悟。

孔子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大贡献,是其开辟并完成了以人道取代殷周以来的鬼(祖先、宗祖)道和天道。殷商尊崇自己的宗祖神,称其为帝。他们认为世间的吉凶福祸,皆取决于帝的意志。他们遇事先要用占卜的方法,请求帝予以明示。因此,殷商嗜杀重祭以求帝的护佑。到了西周,周人的图腾为天,他们用天取代了殷商的帝,天道取代了鬼道。天指有意志的自然,人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有所观察,相对于完全不可知的帝,周人的“天人合一”取代殷商的“惟受帝命”,客观地讲是有进步意义的。到了孔子那里,他很少发表有关天的议论,也不提及鬼怪神异。虽然孔子声称“吾从周”,但是,他与周公有着明显的不同。孔子期望重建的社会秩序,不是期盼于“天命”,而是将关注点转向“人心”(人之为人)。重点是,“天命”是集体或者集体的代表的,而“人心”却是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的。如此以来,在孔子着力构建的新的社会秩序、文化礼教中,社会上的每个人、每个受到教育(知)的人,都有了清醒的意识,都有了一份责任大家公认孔子的贡献,主要是孔子将教育从贵族垄断推进民间。事实上,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只是形式,是完成其伟大抱负的手段。孔子之教,目的在于唤醒“人之为人”(仁)的意识,在于启蒙。

孔子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人的意识觉醒、觉悟。孔子是传承者,他上承西周初年少数统治者(周公等)对人的自觉;孔子更是开启者,他下启数千年来儒家知识分子的人生自觉。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像样的人,真正能自觉自反、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的人,自然就有真正的人生责任感。有了真正的人生责任感,人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有了人生向上之心,他们就会有不竭动力,就不会满足于仅仅自己做一个人,还要让其他人也努力做一个人。于是便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淑世精神。这是理解《论语》的一个钥匙。

黑格尔曾经嘲笑《论语》,说它不过是处世格言而已。从表面上看,《论语》的确有点像是处世格言,但《论语》中孔子的“处世格言”都是基于一定的思想立场、伦理原则,都是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并非只是个人生存智慧的结晶、生存利害的计较。因此,《论语》是卓越的,《论语》与纯粹的哲学或者宗教著作相比,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但凡学问,必有其方法。孔子做学问也是一样。我们投机取巧一下,如果知道了孔子做学问的方法,反过来再去理解孔子的学问,是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地讲,孔子做学问的方法,是归纳与推理并用。孔子认为,归纳与推理必须并用,如果独用一种方法,是非常危险的。《论语•为政》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处的“学”,即为方法论上的归纳之义,“思”为方法论上的推理之义。归纳与推理这两种方法,必须并用、结合使用,否则,没有推理的归纳会使我们陷入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中不知所措,没有归纳的推理会使我们陷入逻辑游戏之中不知所由。进一步,孔子告诉弟子们,单一的推理是没有用处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只是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广闻博记。孔子又告诉弟子们,“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他反对那种纯粹推理(凭空杜撰)的学风,强调归纳方法(多听、多看)的重要性。

然而,孔子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讲,赐啊,你以为我是因为下功夫勤奋苦读才有(这么多)见识的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答道,不是的,我的办法是用“一”来贯穿一切的。孔子的意思,在他的知识里,也有不学而识的成分在。这一信息指引我们,如果把握住了孔子学问中的“一”(即仁),似乎可以窥其全貌。

虽然孔子为学的主张注重实践、反对空谈。但学问毕竟是学问,还是不同于出于个人利害见风使舵的处世格言,总是有其一般的学问规律、逻辑关系在里面。所以,《论语》的体系虽然看似庞杂、零乱,梳理起来,也并非没有头绪。

总结一下。读《论语》,应当把握五个前提。

一是孔子的学说,立足于人性本善的立场之上。只有从人性本善的立场出发,相信人、依靠人,孔子的诸多主张才有逻辑上的可能性。反过来讲,如果立足于人性本恶,孔子的很多主张,很容易被颠覆。

二是孔子的仁,就是人。在《论语》中,抽象的做人标准,或者说孔子理想中的人,抽象的做人要求,就是仁;现实世界中像样的人,就是君子。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应当做的,比如忠恕、爱人等,就是仁的内涵。今天看来,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人,以及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的弘扬。生命的价值在于人自身这一观念,是从孔子开始的。

三是孔子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从一个人内心的心理情感作为出发点的。孔子擅长以人的心理情感为依据,从而将现实中的礼与人们内在的心理认同结合起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孔子学说最为重要的凭依。所以,我们才可以从我们的内心找到孔子。

四是孔子的学说是实践导向的。这意味着理论主张要迎合实践场景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个名词,比如《论语》中的仁,遇见不同的实践场景时(不同的学生提问),表述会不同。就像水一样,装进不同的容器,呈现出不同的外在形状,但里面的水还是一样的。

五是《论语》不是关于个人生存利害计较、而是关乎人自己作为主体存在的价值体认的作品。所以,期望从《论语》中学到为人处世方法技巧的人们,期望肯定是要破灭的啊!读《论语》,关乎我们怎么做一个人,难道世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书籍吗?

孔子之伟大,还在于他拥有一个伟大的团队,尤其在那个乱世、不少人食不果腹的时代。《论语》展现给我们的孔子的团队,是一个在孔子感召下志愿组成的团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团队。《论语》中有充分的证据,孔子从来没有为了利益放弃原则,孔子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发现自己、学会做人。孔子身体力行,和弟子们相互切磋,他强调体察和默会,重视身教胜于言教,帮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自我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的言说,是他自己已经到达之地。虽然有证据显示他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但这些失败的经历却反衬出孔子人格力量之强大,孔子从政的失败经历,丝毫没有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后来者都认为孔子是对的,都以孔子的思想为判定是非的标准。对于我们来讲,《论语》建立的是一条通向人生目的的平衡和开放之路,在这条路上,为读者认知自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训练,对于增进我们的自我理解、自我把握、自我完善,提供了多样性的丰富的机会。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私人办学的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通过复述《论语》,以期回溯到儒家文化的起源处,回溯到中华文明思想史的起点。哪怕是仅仅只是一点点念头,不也是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吗?

到目前,关于孔子的资料,唯一可以相信的,大概只有《论语》了。的确,没有什么能比反复诵读《论语》,能够让我们得以更加接近孔子的思想。我们知道,《论语》中的思想,是不可能被现代的语言原封不动地重新复述一遍的。孔子讲述的、我们读到的,以及经我们之口讲述出来的,根本无法做到一致。这也是,不同的读者对《论语》见仁见智的原因所在。

尽管如此,我还是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期望能够想尽办法尽可能地复述出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讲话的原义。当然,隐藏在内心中的孔子,是可以借助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指引。此外,建立在归纳基础之上的对孔子做学问方法的认知,以及读《论语》的五个前提,可以使我们尽可能地避免走上歧路。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忠实地回到《论语》本身。

《论语》中的语言,仅分为两类。一类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一类是独立的命题。问答也好、语录也罢,必然是以不同的人格认知为交流的背景,展现出来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在对话中,人物性格、当时的境况等,都是记录下来的对话语言的背景,对这些背景的把握,有助于把握文本的意蕴和画外之音。我们通过《论语》可以看到,孔子与学生们的对话,往往是一个回合即决定结果,干净利落,非常简洁。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觉得过于简单、甚至会有粗糙之感。但是,反过来想,是否我们要庆幸、要感谢《论语》的编纂者,他们没有夹杂进任何他们个人的东西(意图),留给我们的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当年的原汁原味?而且是最为精彩的部分。幸甚至哉!

回到《论语》,认识孔子,让更多的人找到隐藏在自己内心的那个孔子,从而帮助我们活得更加明白一些。这是我下决心通过白话形式向大家介绍《论语》的初衷。

作者简介

李义奇,河南南阳人,金融学博士,教授,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其人涉猎甚广,是经济界的学问家,学问家中的治史者,史学家中的经济学者,企业高管中的高产作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