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证监会出台《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平稳运行,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已基本具备转常规条件。近期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MOMFOF投研总部魏凤春表示,投顾试点转常规后,意味着买方服务时代的到来,强调“三分投七分顾”,投顾机构如何能够更加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投资场景,了解用户的风险偏好,将成为投顾业务突围的重要抓手。投顾业务需要做到以“顾”为中心,“投”为“顾”服务的理想目标,应该是研究、投资、顾问三位一体,彼此促进。
投顾业务需要各参与主体的合作,魏凤春认为,未来的投顾更可能是类似于苹果手机的合作模式,投顾实施主体之间需要简历类似于IOS系统的内核机制,实时满足客户的显示需要。
1.在您看来,投顾试点转常规,新规将从哪些方面打开基金投顾发展新篇章?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MOMFOF投研总部总监魏凤春:新规最为主要的着重点,我们认为是在对 “顾”的强调和重视,即“三分投七分顾”,如何能够更加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投资场景,了解用户的风险偏好,将成为投顾业务突围的重要抓手。新规此次的调整,也是对在试点阶段中,“基金组合产品化”“基金组合同质化”等突出问题的纠偏,希望在投顾业务的开展中,能够真正做到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并且做到以“顾”为中心,“投”为“顾”服务的理想目标。
这意味着真正的买方服务时代的到来,对基金公司等投顾业务实施主体的研究、投资与服务提出系统性重整的要求,从To B向 To C 转变。在数字化时代,科技在投顾方面的战略价值将会得到彻底的认同,人机结合、机器辅助人工将是投顾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在投顾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如何发挥团队的价值,也将是这一业务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因为投顾将不会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战场,而是团队智慧的舞台。
2.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落地在即,目前创金合信基金正在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MOMFOF投研总部总监魏凤春:基金投顾从试点转为常规,意味着基金投顾业务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创金合信基金认真学习和分析了同业在投顾业务发展中积累的经验,针对数字化与工业化时代客户的新需求,全方位地梳理业务痛点和兴奋点,从投资研究体系和财富顾问体系等多个方面,积极为投顾业务的开展做准备。其中,在投资研究体系上,除了在已有的FOF投资框架下的资产配置、资产优选等维度继续深化以外,也在为应对投顾业务的开展,对资产配置的逻辑、基金优选的方法论和思路等做了更多的“降维”和“温度化”的处理,以适应“顾”的需求。
3.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面临不小挑战,您认为目前基金投顾面临哪些难点?创金合信基金将如何应对?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MOMFOF投研总部总监魏凤春:我们认为,基金投顾面临的难点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投”“顾”如何能够相互配合,相互磨合;二是在资本市场波动率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用户的投资目标;其三是面对投资者教育还不够充分的现状,如何能够把投资者教育和投顾业务开展结合起来。
面对这几个难点,创金合信基金正在积极进行相关尝试和布局。
首先,在“投”与“顾”的结合上,投资主动向顾问靠拢,把投资研究的逻辑和体系抽丝剥茧,用一些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示,站在用户的角度做“拆箱和白箱操作”,让用户更多了解投资,了解资产配置,了解基金投顾。顾问引导用户更科学地了解自己,从风险收益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目的等多方面了解自己,并更充分地认识到基金组合如何与用户的需求相匹配,努力去尝试“投”与“顾”的双向奔赴。
其次,在资产市场波动率加大的情况下,一方面,在投资组合的构建上更加谨慎,创金合信基金在“多资产、多策略”的路径上积极尝试,希望从风险收益的角度,为用户研发更多具有价值的策略和组合。另一方面,在“顾”的过程中,充分引导用户从单纯看收益,向“风险+收益+期限”的角度去考虑投资目标,从而形成更为科学的投资观。
最后,在投资者教育上,创金合信基金依托“合信岛”投教基地等,向用户提供了充分的投资者教育的系列课程,希望通过专业的培训,能够潜移默化地去做“有温度、陪伴式”的投资者教育。此外,合信岛将持续开发和传播投资顾问业务相关的课程和知识,策划专门针对投资顾问业务普及的线上线下投教活动。
4.目前基金投顾流行多平台合作模式,尝试上演“强强联手”,您如何看待这一模式?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MOMFOF投研总部总监魏凤春:基金投顾如果从业务模式的拆分来看,应该包括研究、投资、顾问、销售四个环节,“强强联手”是业务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强强合作的优点在于,通过分工与合作来扩大市场的规模,并提高市场的效率、其成立的条件是市场充分竞争,通过高效的组织来降低市场固有的交易成本。从实践看,这一模式,其不足其实显而易见。合作的平台目前分散在不同公司的主体业务中,不同的平台都在发挥自己这一部分的比较优势,分工固然是高效的,但合作时缺乏统一高效的有机联系,基本是拼装组合为主。这类似于一堆厂商各自提供最先进的零部件而组装成了一部手机,其样式是好的,但效果是一般的。事实上,这一模式对于用户的“顾”做得不太到位。
我们认为,在未来开展投顾业务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平台,都应该把“顾”的质量,“顾”的专业性放在首位,投资研究机构应该主动向投资者靠拢,以顾问的角度去解构投资。在顾问环节要充分地了解客户的投资前、持有中、投资后各个环节的体验。销售环节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顾问为指导,以投资为途径,关注用户的投资体验和持有体验,把短期的销量目标与长期的用户体验结合起来。
这意味着,未来的投顾需要的可能是一种类似于苹果手机的合作模式,客户需要的是高效便捷的手机,而不是零部件的简单组合。投顾实施主体需要建立类似于IOS系统的内核机制,基于这一内核而进行其他业务的有机组合。这一机制在实践中随时更新,适时满足客户的现实需要。投顾的核心是顾,顾的专业性则来自于投资和研究的专业性,因此,这一内核竞争力绝对不能离开投资与研究的基础框架而单独构建,应该是研究、投资、顾问三位一体的,彼此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