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11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永伟在发言中围绕着汽车国际化发展主要谈了两点体会。
第一点,为什么我们会走上这条道路?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第一个因素,全球市场的巨大拉动。张永伟表示,预计2023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是1400万辆,增长比较快,比2018年全球增长了5倍,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有一个产业能够翻倍的发展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不仅国内关注新能源汽车,整个世界都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因为这是能够拉动增长少有的重要力量。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业内预测2030年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会达到1亿辆。“所以,全球共同释放和推动着这个巨大的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没有这个市场我们走的很难。”他说。
第二个因素,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你得有条件。张永伟认为,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当中,我们赢得了先机,正是因为有了过去10年汽车的换道发展,我们这次国际化抓住了这次机会。具体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整个产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处在领先地位,特别是电池。第二,建设比较完备的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动力电池,全球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国企业占据六席。第三,在电动化之后,还形成了目前初具竞争力的智能化产业链。
第三个因素,这么多年的发展也为国家和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张永伟指出,这些经验为这一轮发展提供支撑,特别是当看到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调查了一下几乎重要的整车企业,都成立了海外事业部,也就是说在组织上已经有了经验或者基础,而且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可以快速切入到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过去我们只会出口,能够把贸易文章做好就觉得很不错,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讲属地化、销地产,或者叫生产本地化。”
随后他谈到了国际化发展出现的几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整车超过零部件,这是代表汽车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也就是整车规模今年开始超过零部件,或者两轮驱动。
第二,市场发生变化,特别是产品,过去都是低端产品。2019年出口的整车单价3万多元,今年整车平均单价是16万元,所以产品结构出现了变化,不仅仅是低价产品,也有高价的整车。
第三,发展模式。他介绍,出现了多元的国际化发展模式,由单纯的贸易变成多元,比如国内生产+贸易相结合,还有更聪明的一些模式,从第一步就采用属地化建厂的模式。
那么,这是一个大趋势还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张永伟判断,应该是个大趋势,中国汽车的国际化是全球汽车发展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会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但张永伟同时强调,中国这一轮汽车的国际化也有很大的隐忧。第一,自己乱了阵脚,内仗外打,缺乏组织。他提醒,缺乏组织、缺乏协调、不尊重国际发展规律,很可能上去的快,下来的也快。第二,不能低估国际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第三,现在的国际化只是刚刚开始,必须高度关注传统车企、大型车企的转型。”这一轮我们走在前面,不论是德国的车企还是日本的车企,包括韩国的车企,实际大家都在压铸电动化,很可能大象转身可以实现反超。“
张永伟谈到的第二大问题是,在重大的机遇面前,我们如何走通这条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他提到了5点思考。
第一,坚持底线思维和长期思维,做好风险防控。所谓底线思维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海外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影响,做好自我的保护,不要急于冒进。所谓长期思维就是要尊重国际化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长期战略设计,做好长期品牌的维护,做好长期路径的设计。
第二,一开始就应该坚持高度开放的理念,推动整车+供应链全球化的布局。他介绍,老牌车企往往希望在国际化发展上,要么将最先进的技术留在国内,把落后的技术才去国际化。现在这条发展模式走不通了,越是国际化就越要在海外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最拿手的本领来。”所以中国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的国际化,一开始就需要尊重高度开放的理念,把最拿手的技术拿到国际上去,把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带到全球去。“
第三,全面加强企业能力体系的建设。在机会面前,抓住机会的往往是最有能力的,而不是最先看到机会的人,这些能力决定国际化可以走多远。
第四,要不断创新国际化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国家,不断创新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在国际化发展当中规则也非常重要,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可能有汽车特有的规则。如何更加聪明、更加科学的去适应参与,甚至主导和引领相关规则,也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走出去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来提供足够强大的支撑,才能够确保这个战略能够取得时效。如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一个更好的保障体系?张永伟谈到了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保障体系。为走出去能提供最有含金量的政策支持,包括商务支持、投资支持等等。
第二,物流保障体系。海运、陆运是我们汽车走出去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现在越来越成为瓶颈,要为汽车走出去提供强大的海陆物流保障。
第三,金融保障体系。金融部门要不断的创新适应中国车企产业链走出去的金融产品,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第四,合作体系。汽车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走出去,有很多共性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些合作协同的平台,帮助大家解决单一企业不能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可以通过行业组织、行业平台,发挥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