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觉珵 王 冬 本报驻埃及、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昭 东
进入年末,受通胀导致的高成本等因素拖累,不少西方风电企业陷入低谷,严重亏损和破产的消息不断传来。就在不久前,欧盟发布《欧洲风电行动计划》,希望续写欧洲风电行业的辉煌历史。但能源愿景同行业现状的落差,让欧洲意识到应该选择与出海的中国风电企业合作。11月28日,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风电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市场70%以上。目前,中国风电出海不但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在新兴国家的表现也令人瞩目。不过,专家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风电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可以加强。
欧洲风电的“心脏”开始由中国设备带动
为发展清洁能源,欧洲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风电扩张目标:到2030年,欧盟计划将安装总容量为60吉瓦的风力涡轮机;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40吉瓦,而目前仅为32吉瓦。德国《资本》杂志近日报道称,布鲁塞尔希望到2030年将风能在欧洲电力供应中的贡献从目前的不到20%增加到43%。
但最近欧洲风电行业连续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报道,丹麦风电项目开发商沃旭能源报告称,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问题令公司在2023年前9个月亏损约27亿欧元。德国Achgut新闻网11月底报道称,欧洲最大的陆上风电场Markbygden Ett正面临破产,目前负债约5.25亿欧元。
报道称,来自中国的行业消息完全不同,中企已可以建造出“比埃菲尔铁塔还高的风电设备”。2022年,中国风电企业明阳智能在意大利南部打造出欧洲第一个配备中国涡轮机的海上风电场。明阳智能还与英国Opergy集团合作推动英国海上风电场发展。德国和丹麦的公司也向中企订购大量设备,用于北海沿岸的海上风电场。
有欧洲专家称,欧洲风能的“心脏”开始由中国设备带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风电公司产品的价格比欧洲和美国竞争对手平均低20%。《资本》杂志认为,对于中国的制造商来说,欧洲是一个充满潜力但也充满挑战的市场。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欧洲风能行业正推动新招标标准,以应对来自中企的竞争,但许多国家可能抵制这一计划,他们担心此举可能导致风力发电成本大幅增加。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12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洲本土风电项目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持续上涨,受通货膨胀影响,欧洲风机产业链的成本大幅上升,风机厂商按照原来的价格履约造成亏损;二是审批较慢,有些国家单个项目的许可时间甚至长达9年。这都影响了欧洲风电企业的竞争力。
21个国家
韦福雷告诉记者,从2022年的风机出口来看,中国风机出口至21个国家。展望未来,新兴国家市场风电增速较快,非洲、中东等地区是新的蓝海,是中国风机出口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比于在欧洲市场的崭露头角,中国风电企业与中东、非洲国家在风电方面的合作近年来一直保持蓬勃发展态势。
在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参与建设当地的阿达玛风电场。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公共关系主管梅孔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一期34台风电机组的基础上,阿达玛二期风电场安装102台风电机组,助力埃塞俄比亚挖掘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潜力。”最近,由中企承建的阿联酋首个风电项目——阿联酋风电示范项目举行落成典礼。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17.5兆瓦,由中国电建担任总承包商。
《环球时报》记者从全球最大风电整机制造商之一的中国金风科技公司了解到,其业务已涉及全球38个国家。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金风科技非洲区总经理兼国际公共关系总监周建青表示,进入海外市场最重要的是合规经营;其次,坚持质量,严格履约,推动基于质量和技术提升的良性竞争;此外,企业还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平衡属地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金风科技南美区总经理梁轩则表示,海运费用的提升、汇率的波动等因素都会对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需要企业提前做好预案,有弹性地应对挑战。
干扰因素不容忽视
韦福雷表示,目前欧洲风电市场需求很大,但是中企的市场渗透率还不高,并且进入难度仍然较大。他建议,中国风电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有几方面可以继续加强:一是持续做好技术创新,中国风机技术已经赶超欧洲企业,这是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的基础,因此要通过持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筑牢护城河;二是打造共赢的生态体系。风电企业走出去涉及施工、物流、融资等配套服务环节。因此,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重服务的本地化,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形成合作关系;三是注重建立标准体系。通过与国外供应链伙伴的合作不断磨合、达成共识,共同构建风机标准体系,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基础。
目前,中国风电企业正在出海中探索同当地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环球时报》记者从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北方国际在克罗地亚投资建设的塞尼风电项目已于2021年11月进入试运营。北方国际萨格勒布分公司总经理刘振告诉记者,塞尼风电项目建设期间,先后有50多家当地分包商、供应商和服务商参与项目建设。
北方国际萨格勒布分公司财务经理蒂哈娜·奥特曼告诉记者,虽然身为财务人员,但在项目中和学到了很多关于风力发电场实际工作的知识,这对她的日常工作非常有帮助。
在与当地建立合作关系的同时,中国风电企业在海外面临的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干扰也不容忽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2年,欧盟对华在风电产品上的贸易逆差达新高,为4.62亿欧元。欧盟一名主要官员表示,欧盟正在考虑是否调查中国利用补贴来促进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发展的情况。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12月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风电能源产业出海,不仅要保持成本性价比优势,也要注意积累风电相关技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并逐渐向风电下游产业延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