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最新70城房价出炉!二手房环比涨价的城市为0,59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admin 12-16 3
最新70城房价出炉!二手房环比涨价的城市为0,59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摘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还有9个城市的新房房价在涨。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放榜: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按可比口径计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还有9个城市的新房房价在涨。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放榜: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5318亿元,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4.3%。

  11月,70城中有59城新建商品住宅(以下简称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跌、48城同比下跌;二手住宅(以下简称二手房)销售价格除杭州持环比平外,其余69城均环比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上海新房价格环比领涨、二手房环比降幅排在第二;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仅有成都和三亚。

  “这种短期的调整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我们还是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形势进一步改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从这些政策来看,未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落实房地产领域有关政策,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房地产市场形势有望进一步趋于改善。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

  “下一步提振市场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需求侧拉动,尤其一线城市的需求侧恢复是重点,12月14日京沪两地的政策预计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一线楼市的复苏将在明年有效带动更多热点二三线城市复苏;另一方面是推进供给侧风险出清,改善房企整体融资环境,尤其对民营房企的融资力度会持续加大,缓解企业流动性紧张局面”。

  9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11月70城房价数据时表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有涨有降。

  具体来看,11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达59个,较上月增加3个;同比下跌城市为48个,较上月增加1个。

  其中,环比涨幅前三的城市分别是上海、昆明、杭州和天津(并列),涨幅分别为0.6%、0.5%和0.4%;南宁和南京环比均下跌1%,成为跌幅最大的城市;广州和扬州下跌0.9%,深圳下跌0.8%。

  同比来看,成都、上海、西安、三亚、长沙、杭州等9个城市的新房价格仍有一定涨幅。

  而跌幅最大几个城市中,惠州下跌5%、大连下跌3.9%、牡丹江和金华下跌3.7%;深圳、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分别下跌3.1%和2.4%。

最新70城房价出炉!二手房环比涨价的城市为0,59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一线城市的环比跌幅在收窄,叠加近期四个一线城市陆续出台多项购房宽松政策,此类指标进一步向好的趋势明显。尤其是北京和上海12月14日政策后,市场反馈积极,其客观上对于12月份的房价指数数据会产生积极影响。”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经记者表示:“当前房价指数环比涨幅最大的上海、昆明、天津、杭州和成都,属于城市基本面不错、潜在购房需求大,或是人口导入速度快、城市宜居属性增强的城市。但房价指数回暖的基础还需要巩固,同时需要因势利导,在新市场条件下做好年底销售的冲关。各地要主动用好以价换量策略,提振销售业绩”。

  二手房价格环比无一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4%,降幅较10月扩大0.6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7%和0.8%,降幅比10月均扩大0.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11月70城中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为零,只有杭州保持不跌也不涨,其余69城均环比下降;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仅有2个,分别为成都和三亚。

  具体来看,11月,上海、深圳的二手房价格均环比下跌1.5%,仅次于徐州(下跌1.8%)成为跌幅并列第二的城市;南京和北京跌幅并列第三,广州、武汉等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亦跌幅居前。

最新70城房价出炉!二手房环比涨价的城市为0,59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市场整体还处于盘整阶段,一二手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数量依然偏多。11月,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不少城市二手房成交量都出现环比上涨,同时伴随着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4%,这本身就是‘以价换量’的直接体现。一旦成交量不断上涨,说明价格已筑底,下一步房价下探的空间相对有限了。”张波表示。

  对于近几个月70城二手房价格同环比下跌城市持续增多,张波分析认为:“11月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7%和0.8%,降幅比上月均扩大0.2个百分点,需求侧对于市场的信心依然不足,这也导致本轮调整在底部徘徊时间相对较长”。

  记者|包晶晶编辑|魏文艺 陈梦妤 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程鹏

  封面图自视觉中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