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倪浩】据最新消息,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访华前夕,双方三项世贸争端案中,除大麦案已解决外,另外两项包括葡萄酒争端案和风塔等争端案也已通过协商达成解决共识。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目前中澳关系不只限于“回暖”,而且是得以“重启”并开始步入正轨。希望澳方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好双边关系。
10月22日中午,商务部发布消息,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显示,中澳双方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下有三项案件,分别是:
澳方于2020年12月16日就中方对来自澳大利亚大麦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起申诉,申请与中方进行磋商。
中方于2021年6月24日就澳方对自中国进口铁道轮毂、风塔、不锈钢水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项下进行了申诉。
澳方于2021年6月22日就中方对澳大利亚红酒采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起上诉,申请进行与中方磋商。
这些案件都发生在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前,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盲目跟随美国,全方位破坏与中国的双边关系。阿尔巴尼斯去年上台后,有意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与中方一道共同努力,中澳关系逐渐回暖。
4月1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中澳大麦世贸组织争端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共识。8月5日,商务部应产业申请,经复审调查后决定终止对澳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除大麦之外,世贸组织争端下,中澳还存在葡萄酒案,和铁道轮毂、风塔、不锈钢水槽产品案,而其中中澳葡萄酒贸易争端备受中外关注。
英国《卫报》当地时间22日报道称,2020 年中澳关系陷入低谷时,北京对价值 200 亿美元的澳大利亚产品实施了贸易措施,其中包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 107% 至 212% 的关税。在关税实施之前,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但这一数字已骤降至 1200 万美元。
2023年9月,澳方官员表示,希望两国的葡萄酒世贸争端案能够参照大麦案模式解决。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9月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提示,澳方目前尚对中国风塔、铁道轮毂和不锈钢水槽等3种产品实施“双反”措施,中方对此表示严正关切。何亚东也提出,中方愿与澳方相向而行,推动“一揽子”解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葡萄酒案和中方诉澳3种产品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案等。
最新的消息显示,目前中澳双方在推动其余两项世贸组织争端案的解决,且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卫报》称,阿尔巴尼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已同意暂停世贸组织争端,北京方面将对(葡萄酒)关税进行复审,预计需要五个月时间。他强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为与其他产品不同,澳大利亚葡萄酒很难找到其他市场来填补与中国贸易破裂造成的缺口,所以(与中方达成共识)很关键。”
澳方的表态得到了中方的回应,中国商务部在22日的声明中表示: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中澳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我们愿与澳方一道,继续通过对话协商,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就在阿尔巴尼斯宣布访华前,10月16日,澳政府机构在一份报告中披露,对来自中国的风塔产品终止反倾销措施将不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建议于2024年4月16日到期终止该措施。这被媒体解读为2016 年以来澳大利亚总理首次访问中国前,澳方的示好行为。中方对此进行积极回应,商务部19日表示,澳方对华风塔反倾销日落复审报告,有利于两国深化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互利共赢。
在阿尔巴尼斯22日宣布访华的声明中,将中澳经贸关系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声明表示,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与华贸易几乎占澳大利亚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因此,澳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与中国的贸易障碍。
10月11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一场论坛上表示,2022年是中澳关系“稳定之年”。2023年是中澳关系“交流、对话与改善之年”。当前中澳关系处在又一个50年的起点,未来两国关系令人期待。肖千认为,中澳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中国把澳看作朋友和伙伴,澳方没有理由把中国视作对手或威胁。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2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后,致力于与中方一道,共同推进双边关系的改善,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效,使得中澳关系发生了“峰回路转”的改善局面。陈弘认为,目前中澳关系不只限于“回暖”,而且是得以“重启”并开始步入正轨,更让人看到了中澳发展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陈弘认为,阿尔巴尼斯访华时值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具有明显的政治信号,或意味着有意推进中澳关系继往开来,走向新的下一个50年。陈弘提示说,中澳关系的进一步改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澳方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之作为长期的对华政策,而非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