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9月21日,“2023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主办方中国银保传媒联合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发布了《重塑生态—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探索》(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确定选题确定到调研编写历时半年,探讨了在三医联动持续变革和保险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商业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掣肘,并对产业链各环节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提出建议。普华永道中国医疗健康咨询合伙人李燕姝对《报告》进行解读。
适配本土特色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尚待完善
近年来,商业健康险在整体规模及产品内容上有极大提升;民众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对商业健康险及健康管理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健康管理产业加速发展,为商业健康险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当前“健康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已成业内共识,在政策支持下,保险企业通过构建“健康险+健康管理”体系模式把握蓝海市场的机遇已至。
如何把握机遇?《报告》认为,一方面,要借鉴成熟市场“健康险+健康管理”的成功要素。通过总结德国等国家成熟市场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发现,“健康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成功的深层原因集中体现在保险与健康服务网络融合、层次化产品体系及数字化平台赋能、完善的产业生态及多层次服务下的长尾效应,即通过完善的产业服务生态充分覆盖、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及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服务效率,控制业务成本,实现产业链内价值联动与转移。
另一方面,要完善适配本土特色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报告》认为,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健康生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需更多实践融合,商业健康险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产品及服务还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行业数字化应用及平台构建、数据联通水平有待提升,保险企业对商业健康险的运营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健康险+健康管理”未来融合发展四点建议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建议,“健康险+健康管理”未来融合发展可以尝试从以下四点切入。
一是从慢性疾病等专病切入,构建垂直化医疗服务体系。慢病患者群体庞大,对各类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需求迫切,医疗开支也更为频繁。商业健康险及健康管理可以由特定病种的健康管理及健康险入手,通过建立专病服务网络或者与特定医院合作逐步深入参与到客户慢病管理中,由点到面提供深度保障服务,积累健康数据,为创新产品、估算风险和定价等保险业务提供支撑,同时可以与医院合作探索提供组合优惠服务产品,与健康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可穿戴设备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提高客户黏性与满意度。
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构建全产业链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市场中对医疗养老及护理需求日益增长。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探索“健康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医+养+护”全产业链服务保障体系。将健康险产品与专业的长期护理服务、定制的健康管理方案、互动健康平台等服务内容相结合,打造面向老龄群体的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融合方案。
三是通过数据管理分析平台,赋能“健康险+健康管理”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险公司可以在定价、精准营销、风险管理、理赔安全、产品创新、运营优化等方面获得决策依据。保险公司对于健康险及健康管理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搭建,除了需要和医保局、医疗机构、再保机构数据联通,更要构建自有体系的内部数据体系标准,将已有保险业务数据和健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链接整合形成健康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
四是打造自身医疗保险健康生态圈,构筑企业护城河。以保险业务为原点,聚焦创新产品落地,通过与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护理机构、健康管理等合作,实现全流程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相融合,建立自有医疗保险大健康生态圈,打造自有品牌的健康险及健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加大行业话语权,构筑企业护城河。
“2023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大会”由中国银保传媒、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工作局)支持,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艾伦斯文精准医学研究所承办。